2016年12月23日,来自成都合江小学的100名小学生走进了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。他们走过太阳广场,驻足普罗米修斯的雕像前,聆听学院志愿者的细心讲解;他们与波音737-300飞机零距离接触,感受“大白”的独特魅力;他们登上空客A330模拟训练舱,感受模拟客舱服务,并进行陆地逃生演练……丰富的活动,让孩子们目不暇接,兴奋不已。对于不少孩子来说,这是第一次,飞行的梦想在他们心中点亮。
长期以来,在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院长魏全斌“教育是传递爱与希望”的理念指引下,学院始终致力于帮助学院学生实现蓝天梦,帮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民航。新年将至,随着合江小学的这些留守儿童、贫困儿童走进学院,学院“飞翔梦想”公益活动再一次掀起高潮,在寒冬中送来浓浓暖意。
民航科普,从青少年抓起
在波音737-300飞机前,孩子们被这个庞然大物所吸引,纷纷跑向“大白”。有的站在飞机下,努力仰头看飞机;有的在机翼下,歪着脑袋研究发动机,小心地伸出小手摸摸发动机;有的迫不及待地登上飞机,在客舱里坐下,听志愿者讲解乘坐飞机的注意事项……“飞机原来长这个样子,真的好大啊!”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过飞机,今天第一次见到真飞机的小学生金俞言兴奋地对志愿者表示。
参观完“大白”,学院志愿者提出问题:“乘飞机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?”孩子们踊跃发言:“要系安全带”“手机要关机,不能使用飞行模式”“上飞机要立刻坐好,给其他乘客留出通道”“下飞机时,要记得带齐自己的随身行李”。孩子们天真、可爱的回答得到了志愿者的大加赞赏,鼓励大家要做文明乘机的小朋友。
原来,针对近年旅客与民航工作人员发生冲突的新闻,学院志愿者专门对民航知识进行了系统梳理,通过不同环节的体验,逐渐地向青少年普及民航知识。
“这样一来,不仅能帮助他们成长为文明乘机的小公民,也能进一步影响其身边的家人。”陪同孩子们参观的学院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说:“2015年5月,‘中国民航科普教育基地’在四川西南航空职业学院挂牌成立,成为西南地区首个民航科普教育基地,开创了中国高校建立航空科普教育基地的先河,填补了西南地区航空科普教育的空白。同年底,学院挂牌‘成都市航空科普体验中心’,成为成都市唯一的航空科普体验中心。申请作为科普体验中心的初衷,就是希望通过学院教育、设备、场地的优势,调动青少年学习民航科普知识的积极性。1年来,先后到学院进行民航科普教育的青少年达到1000余人。”
岗位体验,立志冲云霄
在空客A330模拟训练舱,身着橙色安全逃生训练服的5年级学生郑雨虹勇敢地跳出了舱门,从滑梯上滑下。安全着陆的那一刻,她激动得又蹦又跳。她告诉记者:“在上面看着还有点高。我本来有点恐高的,但看到同学们都跳得这么好,我完全忘了恐高,忘了害怕,只想着尽量做到教官教的那些动作。”
今年11岁的郑雨虹并不是第一次见到飞机。她曾经乘飞机和父母旅游,也曾乘飞机和小伙伴去杭州参加舞蹈比赛。但是,像在学院这里系统学习民航知识,进行实景体验却是第一次。她说:“以前乘飞机,不知道安全带怎么系。乘务员阿姨检查的时候,会帮助我系好。但在这里,我学会了自己系安全带和解开安全带。”看似小小的收获却让她格外开心。
岗位体验,立志冲云霄
在空客A330模拟训练舱,身着橙色安全逃生训练服的5年级学生郑雨虹勇敢地跳出了舱门,从滑梯上滑下。安全着陆的那一刻,她激动得又蹦又跳。她告诉记者:“在上面看着还有点高。我本来有点恐高的,但看到同学们都跳得这么好,我完全忘了恐高,忘了害怕,只想着尽量做到教官教的那些动作。”
今年11岁的郑雨虹并不是第一次见到飞机。她曾经乘飞机和父母旅游,也曾乘飞机和小伙伴去杭州参加舞蹈比赛。但是,像在学院这里系统学习民航知识,进行实景体验却是第一次。她说:“以前乘飞机,不知道安全带怎么系。乘务员阿姨检查的时候,会帮助我系好。但在这里,我学会了自己系安全带和解开安全带。”看似小小的收获却让她格外开心。
情景体验结束后,孩子们行至欧洲街。这时,校园里响起了欢快的音乐,人工降雪如期而至。打扮成各种卡通人物的志愿者们与孩子们一道奔向前方,迎接漫天飞舞的雪花。雪花洒在孩子们的头上、衣服上,红彤彤的小脸绽放出甜蜜的笑容。一片片晶莹的雪花迎风飞舞,一阵阵欢声笑语从这里飞出。这一天,这一刻,关于飞翔的梦想就像一个小小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扎根。(《中国民航报》、中国民航网 记者何丹)